×
注册账户
1、基本信息填写
2、用户资料完善
3、完成注册
联系人
手机号码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密码
确认密码
服务条款
下一步
公司名称
主营产品
职位
邮箱
联系地址
下一步
我们已经往您的邮箱:发送了一封激活邮件。
请登陆邮箱激活您的账号。

如果您没有收到激活邮件,请检查您的被拦截邮件;或者[点击这里]重新发送一次。
您也可以跟换新的邮件地址:
×
欢迎登录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登陆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修改资料
联系人
公司名称
主营产品
职位
联系地址
确定
×
找回密码
手机号码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密码
确认密码
确定

欢迎进入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官方网站!

登陆
加入协会English
网站首页
协会之窗
协会介绍 协会大事记 协会领导 协会章程 组织架构
行业资讯
协会新闻 行业动态 通知公告 国际交流
政策法规
产业政策 协会文件 团体标准
协会服务
专家智库 会展培训 认证认可 资料下载 信用评价 成果鉴定
会员专区
会员单位 会员风采 会员服务 申请入会
统计运行
行业数据 产经地图 贸易流向
技术市场
成果发布 课题征集 项目合作
社会责任
联系我们

关于召开2024第二届科技创新大会·有机硅科技成果交流会的预通知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
  • 协会新闻
  • 行业动态
  • 通知公告
  • 国际交流
氟化工产业链通讯录 深圳氟化工高端研讨会
重点推荐
行业动态

关注!2022中国十大氟化工上市公司揭晓

编辑:CAFSI时间:2022-07-19 22:42:00

       根据中国氟化工上市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统计,中国十大氟化工上市公司有(排名不分先后)巨化股份、东岳集团、天赐材料、多氟多、三美股份、永和股份、昊华科技、永太科技、新宙邦、联创股份。


2021中国10大氟化工上市公司简介如下:

一、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

       巨化股份(证券代码:600160)于1998年2月26日登陆上海证券。2021年总营业收入179.86 亿元,资产总额178.9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09亿元,研发投入占总营业收入比例3.64%,总市值348.57亿元。

       巨化股份属于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拥有氯碱化工、硫酸化工、煤化工等氟化工必需的基础化工及公用工程产业自我配套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包括氟化工基础原料、氟碳化学品、有机氟单体和含氟聚合物、含氟精细化学品等在内的完整的氟化工产业链,并涉足食品包装材料和石油化工产业。

       2021年,公司化工行业营业收入142.69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79.33%。按产品分类,含氟精细化学品生产量为0.25万吨,销售量为0.25万吨,营业收入1.36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0.76%;氟化工原料产量为80.84万吨,销售量为79.94万吨,营业收入8.66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4.81%;含氟聚合物材料生产量为9.75万吨,销售量为9.67万吨,营业收入19.95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11.09%;基础化工产品及其它生产量为247.39万吨,销售量为248.49万吨,营业收入32.91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18.3%;氟碳化学品生产量为45.3万吨,销售量为44.61万吨,营业收入52.26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29.06%;食品包装材料生产量为16.3万吨,销售量为16.4万吨,营业收入9.92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5.52%;石化材料生产量为27.52万吨,销售量为27.68万吨,营业收入16.88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9.39%。国外销售额22.39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12.45%。


二、东岳集团有限公司

       东岳集团(证券代码:00189)于2007年12月10日在香港上市。2021年总营业收入158.44亿元,资产总额216.01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75亿元,研发投入占总营业收入比例5.29%,总市值223.60亿元。

东岳集团化工行业主要业务包括高分子材料(PTFE、FEP、PVDF、FKM等)、有机硅、氟碳化学品、二氯甲烷、聚氯乙烯以及烧碱,F22、PTFE规模全球最大。

       公司2021年高分子材料营业收入48.25亿元,占总营业收入30.45%;有机硅营业收入41.84亿元,占总营业收入26.41%;氟碳化学品营业收入33.37亿元,占总营业收入21.06%;二氯甲烷、聚氯乙烯以及烧碱营业收入15.38亿元,占总营业收入9.71%。

       2022年,公司新建1万吨/年PVDF项目预计将于10月建成投产,该项目完成后,再加上2022年内通过技术改造将完成的扩产项目,公司PVDF总产能将达到2.5万吨/年;根据公司规划,到2025年PVDF总产能将达到5.5万吨/年,其原材料R142b总产能将达到10万吨/年。新扩增的产能不仅将用于生产涂料级PVDF、水处理膜级PVDF、太阳能背板膜级PVDF,其更多的侧重点将在于新型动力电池级PVDF。


三、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天赐材料(证券代码:002709)于2014年1月23日登陆深圳证券。2021年总营业收入110.91亿元,资产总额138.9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08亿元,研发投入占总营业收入比例3.41%,总市值1100.45亿元。

       天赐材料主要产品为锂离子电池材料、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

       按行业分类,2021年,公司精细化工产业营业收入110.91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100%。按产品划分,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生产量为9.72万吨,销售量为9.7万吨,营业收入11.02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9.94%;锂离子电池材料生产量为22.47万吨,销售量为22.4万吨,营业收入97.33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87.76%。国外销售额5.04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4.55%。

       公司生产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主要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和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均为锂离子电池关键原材料。同时,围绕主要产品,公司还配套布局电解液和磷酸铁锂关键原料的生产能力,包括六氟磷酸锂、新型电解质、添加剂、磷酸铁以及锂辉石精矿等。电解液和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用于生产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在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产品和储能领域均有广泛应用。随着2021年子公司浙江天硕VC项目、九江天赐15万吨锂电材料项目相继完工,电解液原材料六氟磷酸锂、VC等材料的供应能力继续上台阶。


四、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多氟多(证券代码:002407)于2010年5月18日登陆深圳证券。2021年总营业收入77.99亿元,资产总额118.0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60亿元,研发投入占总营业收入比例4.39%,总市值344.62亿元。

       多氟多主要从事高性能无机氟化物、电子化学品、锂离子电池及材料等领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铝用氟化盐(无水氟化铝、高分子比冰晶石)、新材料(六氟磷酸锂及新型电解质和电子化学品等)和锂电池(主要产品为软包锂电池)。

       按行业划分,公司2021年工业行业营业收入57.5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73.73%。按具体产品划分,铝用氟化盐营业收入13.32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17.07%;新材料营业收入40.69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52.18%;锂电池营业收入9.87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12.65%。国外营业收入7.64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9.8%。2021年,公司氟化盐产量为19.48万吨,销量为18.43万吨。


五、浙江三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三美股份(证券代码:603379)于2019年4月2日登陆上海证券。2021年总营业收入40.48亿元,资产总额60.5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6亿元,研发投入占总营业收入比例0.66%,总市值138.96亿元。

       三美股份主要从事氟碳化学品和无机氟产品等氟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氟碳化学品主要包括氟制冷剂和氟发泡剂,其中氟制冷剂主要包括HFCs制冷剂和HCFCs制冷剂,主要用于家庭和工商业空调系统以及冰箱、汽车等设备制冷系统;氟发泡剂主要是HCFC-141b,主要用于聚氨酯硬泡的生产。公司无机氟产品主要包括无水氟化氢、氢氟酸等,主要用于氟化工行业的基础原材料或玻璃蚀刻、金属清洗及表面处理等。

       目前,公司拥有HFC-134a产能6.5万吨、HFC-125产能5.2万吨、HFC-32产能4万吨、HFC-143a产能1万吨,并以此为基础混配R410A、R404A、R407C、R507等混合制冷剂。HFCs制冷剂是公司目前最主要的产品。公司现有HCFC-22产能1.44万吨(其中2021年度用于制冷剂的生产配额1.18万吨,占全国生产配额5.25%)、HCFC-142b产能0.42万吨(其中2021年度用于制冷剂的生产配额0.25万吨,占全国生产配额的18.23%)。公司现有HCFC-141b产能3.56万吨(其中用于发泡剂的生产配额2.8万吨,占全国生产配额的55.05%)。公司现有无水氟化氢产能13.1万吨,主要作为配套原料用于公司氟制冷剂和氟发泡剂的生产,在满足自用的前提下对外销售。

       公司2021年化工行业营业收入38.72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95.65%。按产品分类,氟制冷剂产量为16.22万吨,销售量为12.83万吨,营业收入30.19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74.58%;氟发泡剂产量为2.67万吨,销售量为1.57万吨,营业收入2.55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6.30%;氟化氢产量为12.92万吨,销售量为7.73万吨,营业收入5.87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14.50%;其他产品营业收入0.11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0.27%。国外销售额19.44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48.02%。


六、浙江永和制冷股份有限公司

       永和股份(证券代码:605020)于2021年7月9日登陆上海证券。2021年总营业收入28.99亿元,资产总额35.0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8亿元,研发投入占总营业收入比例0.99%,总市值82.89亿元。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氟碳化学品单工质(HCFC-22、HFC-152a、HFC-143a、HFC-227ea、HFC-125、HFC-134a、HFC-32等)、混合制冷剂(R410A、R404A等)、含氟高分子材料及单体(FEP、HFP、PTFE等)以及氢氟酸等。

       公司拥有萤石资源,萤石精粉年产能8万吨,无水氢氟酸年产能8.5万吨,氟碳化学品单质年产能14万吨,含氟高分子材料及单体年产能1.28万吨,公司本部拥有年混配、分装6.72万吨单工质制冷剂、混合制冷剂的生产能力。同时,公司在建产能包括13万吨氢氟酸、超过10万吨氟碳化学品和超过3万吨含氟高分子材料。

       公司2021年氟化工行业营业收入27.85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96.07%。按产品分类,公司氟碳化学品产量为14.55万吨,销售量为8.15万吨,营业收入20.27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69.92%;含氟高分子材料产量为1.42万吨,销售量为1.01万吨,营业收入5.96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20.56%;氟化工原料产量为7.52万吨,销售量为2.03万吨,营业收入1.62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5.59%。国外销售额14.94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51.53%。


七、昊华化工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昊华科技(证券代码:600378)于2001年1月11日登陆上海证券。2021年总营业收入74.24亿元,资产总额116.5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92亿元,研发投入占总营业收入比例8.35%,总市值442.96亿元。

       公司主要从事的业务主要涉及氟材料、电子气体、航空化工材料及工程技术服务等行业。

       公司主营含氟聚合物、含氟精细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具体包括聚四氟乙烯树脂、新型氟橡胶(生胶)及氟混炼胶、全氟丙烯、四氟乙烯单体等,公司子公司晨光院作为原化工部直属的科技型企业,以有机氟材料作为主导产业,晨光院氟树脂产能达3万吨/年;二氟一氯甲烷、四氟乙烯、六氟丙烯等中间体实现配套,部分产品产能居国内前茅;晨光院及其合营公司晨光科慕氟材料(上海)有限公司,氟橡胶产能共5500吨/年。公司目前电子化学品产业主要集中在昊华气体有限公司,公司航空化工材料主要包括特种橡塑制品、特种涂料、化学高性能燃料及原料等。

       2021年,公司聚四氟乙烯树脂产量为3.04万吨,销售量为2.93万吨;三氟化氮生产量为0.25万吨,销售量为0.27万吨;聚氨酯新材料生产量为1.19万吨,销售量为1.09万吨;轮胎生产量为4.82万条,销售量为4.6万条;镍系催化剂生产量为0.1万吨,销售量为0.09万吨;铜系催化剂生产量为0.18万吨,销售量为0.2万吨;特种涂料生产量为1.23万吨,销售量为1.29万吨。

       2021年公司化工行业营业收入69.44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93.53%。按产品分类,航空化工材料(主要包括特种橡塑制品、特种涂料、化学高性能燃料及原料等)营业收入29.53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39.78%;高端氟材料营业收入18.78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25.30%;电子化学品收入5.19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6.99%。国外销售额3.13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4.22%。


八、浙江永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永太科技(证券代码:002326)于2009年12月22日登陆深圳证券。2021年总营业收入44.69亿元,资产总额97.2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0亿元,研发投入占总营业收入比例3.23%,总市值448.89亿元。

       永太科技公司是一家以含氟技术为核心、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智能制造为驱动的含氟医药、农药与新能源材料制造商。

       公司2021年工业行业营业收入27.84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62.3%。按具体产品划分,医药类营业收入11.69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26.14%;农药类营业收入4.53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10.13%;锂电及其他材料营业收入11.63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26.03%。国外营业收入21.36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47.79%。

       2021年,公司医药品产量为1337.73吨,销量为1268.69吨;锂电及其他材料类-锂电材料产量为4024.24吨,销量为3604.3吨;中间体产量为6978.91吨,销量为6787.64吨。

公司氟苯中间体产品的品种十分丰富,具有包含二氟、三氟、五氟、六氟、邻氟和对氟等六大产品系列近百个产品。

       在锂电材料方面,公司已经布局锂盐、添加剂、电解液等多种产品,并涵盖固态产品、液态产品等多种产品形态。


九、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宙邦(证券代码:300037)于2010年1月8日登陆深圳证券。2021年总营业收入69.51亿元,资产总额111.6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07亿元,研发投入占总营业收入比例5.91%,总市值466.09亿元。

新宙邦主要产品包括电池化学品、有机氟化学品、电容化学品、半导体化学品四大系列。

       2021年,总生产量为18.23万吨,销售量为17.19万吨,营业收入69.51亿元。按产品划分,电池化学品营业收入52.7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75.82%;有机氟化学品营业收入6.93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9.97%;电容化学品营业收入7.12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10.24%;半导体化学品材料营业收入2.14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3.08%。国外销售额8.79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12.65%。

       公司电池化学品主要产品分为:锂离子电池化学品(包括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新型锂盐、碳酸酯溶剂)、超级电容器化学品、一次锂电池化学品。有机氟化学品主要为六氟丙烯下游的含氟化学品,主营产品包括含氟医药农药中间体、氟橡胶硫化剂、氟聚合物改性共聚单体、半导体与显示用氟溶剂清洗剂、含氟表面活性剂、柔性显示与半导体用氟聚酰亚胺单体、全氟聚醚润滑脂基础油与真空泵油、IC蚀刻与电力绝缘含氟气体、半导体与数据中心含氟冷却液、光刻胶与防污防潮涂层氟单体共十大系列;公司在建项目海德福高性能氟材料项目主要从事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及含氟聚合物的生产。公司半导体化学品和相关功能材料为公司近年来重点发展的新业务,按照应用工艺和产品组份的不同,主要可分为超高纯化学品、功能性化学品,具体产品包括蚀刻液、剥离液、清洗液、含氟功能材料、超高纯氨水、超高纯双氧水等。公司电容化学品包括功能电解液、功能材料、导电浆料等,主要系列产品有铝电解电容器用电解液及化学品、固态高分子电容器用化学品、铝箔用化学品和叠层电容化学品。

       公司及子公司:深圳新宙邦、惠州宙邦、南通新宙邦、三明海斯福、张家港瀚康、江苏瀚康等均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十、山东联创产业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联创股份(证券代码:300343)于2012年8月1日登陆深圳证券。2021年总营业收入18.35亿元,资产总额18.9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8亿元,研发投入占总营业收入比例3.67%,总市值195.56亿元。

       2019年全资收购山东华安新材料有限公司后围绕含氟新能源相关材料,沿链聚合,副产品综合利用,实现产业链可循环。快速布局新产能以满足光伏、动力锂电池、储能领域等相关氟材料的需求。华安新材主要产品有含氟制冷剂、含氟聚合物、含氟精细化学品等,形成了系列氟化工产品产业链。同时集团聚氨酯板块主要产品有组合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等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形成了聚氨酯产品产业链。

       2021年,按行业分类,公司含氟新材料板块生产量为3万吨,销售量为1.66万吨,营业收入10.09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54.97%;聚氨酯新材料板块生产量为7.44万吨,销售量为4.84万吨,营业收入7.32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39.91%,互联网营销0.94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5.13%。国外销售额1.47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7.99%。


资料来源:

【1】《2021年中国氟化工上市公司简介(2022年版)》

【2】中国氟硅行业运行简报(第35期),2022年6月


 

 

 

 

下一篇:2023年科技创新大会·有机硅科技成果对接会”在云南曲靖顺利召开
分享到:
友情链接
CPCIF 中国硅业网 中国有机硅论坛 化工新材料网 全球有机硅理事会(GSC)有机硅益处及安全网
调研报告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资料下载

主办单位: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   电话:010-64443598   邮箱:cafsi@sif.org.cn

京ICP备05015000号-1

Copyright 2020~2025 www.sif.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